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7篇
  免费   2279篇
  国内免费   2176篇
化学   9093篇
晶体学   239篇
力学   766篇
综合类   168篇
数学   1352篇
物理学   48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430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605篇
  2015年   621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970篇
  2012年   1211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919篇
  2009年   912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807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Acoustic vector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coustic vector sensor simultaneously, colocately and directly measures orthogonal components of particle velocity as well as pressure at single point in acoustic field so tha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underwater acoustic measurement devices or detection systems and extends new ideas for solving practical underwater acoustic engineering problems. Although acoustic vector sensor history of appear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area is no long, but with huge and potential military demands, acoustic vector sensor has strong development trend in last decade, it is evolving into a one of important underwater acoustic technology. Under this background, we try to review recent progress in study on acoustic vector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such as signal detection, DOA estimation, beamforming, and so on.  相似文献   
72.
The ab initio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the RHF/4-31G level with the reaction pathways of the iso-meriz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of methylnitrene by the 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ethylnitrene to methylenimine would be very easy. This accountes for the experimental fact that one couldn' t find the methylnitrene, but only obtained the methylenimine in the pyrolysis of methyl azide. The mode-selective study reveals the reaction coordinates (IRC) of isomeriz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of methylnitren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olecular deformation mode of 1191 cm-1 and the methyl group unsymmetrical stretch mode, respectively. The coupling between normal coordinates is favourable to select the reaction channel of isomerization.  相似文献   
73.
采用5d-4f跃迁的稀土Ce3+-冠醚配合物(Ce-二环己基并-18-冠-6,Ce-DC18C6)作为发光掺杂剂,4,4'-二(9-咔唑基)联苯(CBP)为基质,设计制备了紫外发光器件:ITO/CuPc/Ce-DC18C6:CBP/Bu-PBD/LiF/Al,首次观测到峰位于376nm的Ce3+离子的紫外电致发光。通过对比器件的EL谱与Ce3+-冠醚配合物薄膜的PL谱发现,EL光谱中有部分来自Ce3+配合物中的Ce3+离子的。这种5d-4f电子跃迁的掺杂质量分数为3%时,该UV-发光器件的最大辐射功率为13μW/cm2。  相似文献   
74.
部分相干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推广光束传输M2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楚晓亮  张彬 《光学学报》2002,22(9):051-1054
给出部分相干光通过硬边光阑后的强度二阶矩的计算公式,由此可得到部分相干光通过硬边光阑后的推广光束传输M^2因子。以部分相干高斯-谢尔模型光束为例,推导出相应的M^2因子,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5.
对用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浸取法提取红景天红色素进行了比较,并探讨浸取的浓度,浸取温度等因素,指出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从红景天中提取的天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还研究了几种食品添加剂对红景天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色素的耐氧化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红景天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6.
李孝峰  潘炜  罗斌  马冬 《光学技术》2006,32(1):59-64
从包含时空变量的速率方程出发,针对弱折射率导引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利用空间积分法分析了典型电注入参数对VCSELs多横模行为的影响,在不降低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仿真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注入盘孔径和注入环越小、注入强度越低以及电流扩散越弱时,VCSELs更易实现单横模工作;反之,VCSELs高阶横模开始出现并呈现较强的模式竞争,引发了载流子空间烧孔效应,并导致基模强度降低。进一步得出,在环形注入方式下,高阶模式更容易出现且彼此间的竞争较盘形注入时强。  相似文献   
77.
利用气体放电双探针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的I-V曲线中的电流I相对于电压V轴交点的不对称性,并提出2种可能的解释:一认为是由于两探针表面积不同引起的;二认为是由于探针所在处等离子体电位不等引起的.本文利用仪器的工艺误差和调换放电管电压的方法,对提出的2种可能原因分别进行验证,并指出第二种解释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8.
通过静电相互吸引作用对导电玻璃电极表面进行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酸分子层修饰,比较了修饰电极对中性介质中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修饰层对电极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鲁米诺分子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极大的增强效应.荷正电的聚乙烯亚胺修饰分子与鲁米诺激发态3-氨基邻苯二甲酸阴离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激发态稳定性增加,对鲁米诺分子的电化学发光的增强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9.
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元 《大学数学》2002,18(6):13-15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介绍了在财经类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方法和步骤 ,总结了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 .  相似文献   
80.
聚酰胺酸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02:1)、试剂中含水量尽可能少,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以溶液粘度到达最大值为止的条件下,所合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粘度最大,可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充气腔靶端口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